專屬客服號
微信訂閱號
全面提升數據價值
賦能業務提質增效
【產業鏈圖譜 | 人工智能產業鏈圖譜_人工智能產業鏈全景圖】
2018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在重慶開幕,政府、企業、市民對于人工智能的熱情在展會上展露無遺。智能化發展到底如何、未來會如何發展?在智博會大數據智能化高峰會上,來自人工智能領域的專家和企業大咖發表了看法。
據統計,中國有近8億網民,有全世界最大的智能手機、移動支付、網絡零售市場,連續六年成為工業機器人第一消費大國,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年均增長率超過40%,智能產業的發展推動了中國經濟發展的質量變革、效率變革、動力變革,也給世界經濟增長帶來了機遇。
在大數據智能化高峰會上,嘉賓們卻對人工智能發展“潑了一盆冷水”。
“現在很多人工智能是假的。”百度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在演講中放出了第一炮,他說,人們對于人工智能的第一個誤區就是人工智能應該長得像人。我們不應該把精力花費在去造出一個機器來長得像人,讓機器學會走路、跑步、上下樓梯,這是機械時代的思維。我們應該讓機器像人一樣思考,要用機器的方式實現人腦的價值和作用。
對于機器怎么像人一樣思考,他認為,現在有很多的研究是研究人腦怎么工作的這條路也走不通。因為人工智能不是仿生學,現在人類根本還沒有搞清楚人腦是怎么工作的,又何談用機器來模仿人腦的工作原理。“所以人工智能不是模仿人腦的工作原理,而是要用機器的方式實現人腦能夠實現的價值或者作用。”
資料圖
人工智能產業中,自動駕駛成為全球的風口。中國工程院院士、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李德毅表示懷疑,自動駕駛加智能網聯真的就能解決問題嗎?
他認為真正的無人駕駛汽車不僅是自動的,更應該是自主的,應該像駕駛員一樣具有學習能力,能夠應對各種必然的工況。人和自動駕駛汽車不是控制和被控制的關系,應該是一種教和學的關系。未來的汽車應該是一種會學習的輪式機器人,能夠通過邊緣計算與“駕駛腦”“駕駛超腦”的學習,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,保證自主駕駛的安全性,才能讓人們放心乘坐。
李彥宏認為自動駕駛的市場不會來的那么快,但首先可以改變交通,如縮短駕駛者每天找車位的時間。
路漫漫其修遠兮,我們與人工智能的賽跑才剛剛開始。
如何完成人工智能技術攻關,是對人類頭腦和意志的要求;而怎樣融洽地與人工智能和睦共處,則是對人類智慧與靈魂的考驗。
好在我們還有時間,盡管人工智能可能不會等待我們太久。
30年后的21世紀中葉,源自人工智能的國民生產力爆炸式飛躍很可能會得以應驗,而關乎到民生、經濟、社會、政治、倫理的諸多應對措施,大概也該兌現得差不多了。
那時的人們,一定也會時常談起那位輪椅上的物理巨匠,談起他留給世人的關于人工智能的“遺言”,就像我們今天會談起愛因斯坦與他的相對論一樣。“人工智能威脅論”,到底是未雨綢繆還是危言聳聽?相信這個今天我們無法回答的問題,謎底會在30年后自行揭開。
請完善以下信息,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,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
評論